移植術后早期并發(fā)癥(<100天)
1. 粘膜炎(口腔潰瘍,吞咽困難,腹痛及腹瀉等)70%;鄭州大學一附院血液內科萬鼎銘
2. 出血性膀胱炎(多見環(huán)磷酰胺對膀胱的毒性反應,馬利蘭等也可引起)10%;
3. 肝靜脈阻塞?。╒eno-occlusive disease VOD;又稱肝竇阻塞綜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SOS) 5% [移植后21天內出現(xiàn)下列3項臨床癥狀中的2項或以上:黃疸(血清膽紅素>2mg/dL或者34.2μmol/L);肝臟腫大伴肝區(qū)疼痛;腹水或者體重增加基礎體重的2~5%以上];
4. 特發(fā)性肺炎綜合征(Idiopathic pneumonia syndrome IPS)5% (預處理所致的肺損傷);
5. 彌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 DAH)5% [肺泡出血是通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確定,DAH的早期表現(xiàn)(造血干細胞移植后2周以內)為呼吸困難,缺氧,咳嗽,但通常沒有明顯的咯血];
6. 感染 80%(細菌,病毒及真菌感染,多見混合感染,是移植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
7. 植入失敗 5%(植入失敗可分為原發(fā)植入失敗和繼發(fā)植入失敗,原發(fā)植入失敗是指在移植后受者存活R28天,但不能達到中性粒細胞絕對值R0.5×10e9/L;繼發(fā)植入失敗是指初次植入后,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又下降到0.5×10e9/L以下);
8. 植入綜合征 30% [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后中性粒細胞恢復過程中,經常發(fā)生一組癥狀和體征,包括發(fā)熱、紅色皮疹、非心源性肺水腫,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最常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中也可觀察到相同的臨床表現(xiàn),其與aGVHD鑒別相當困難。主要標準:體溫≥38.3℃,沒有明顯的感染依據;大于25%表面皮膚的紅色皮疹,排除藥物引起的皮疹;非心源性肺水腫,表現(xiàn)為和臨床一致的彌漫性肺部浸潤和低氧血癥。次要標準:肝功能異常,總膽紅素≥2mg/dl或34.2μmol/L或轉氨酶≥正常水平兩倍;腎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原來水平兩倍);體重增加≥2.5%基礎體重;一過性的腦病,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釋。如果符合三條主要的診斷標準或兩條主要的診斷標準和一條或更多的次要標準,可診斷。植入綜合征應在植入(中性粒細胞連續(xù)兩天≥0.5×10e9/L)96小時內發(fā)生];
9.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GVHD)40%(見于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是移植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
10.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 TMA)20% [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出現(xiàn)神經癥狀、腎功能不全、貧血加重、血小板減少,特別是同時存在時要考慮TMA,TMA可表現(xiàn)為局部TMA(HUS),也可表現(xiàn)為系統(tǒng)TMA(TTP)];
移植術后晚期并發(fā)癥(>100天)
1.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30% (見于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嚴重影響生存質量,是移植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
2. 甲狀腺機能減退40%(必要時替代療法);
3. 生長發(fā)育障礙 兒童常見;
4. 不育/性腺機能減退 常見;
5. 白內障30%(主要是含有TBI的預處理方案,目前含TBI的預處理方案應用明顯減少);
6. 無血管性骨壞死或骨脫礦質作用10%;
7. 繼發(fā)腫瘤5% [按發(fā)生時間的先后順序通常分為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PTLD),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白血病和實體瘤]。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