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莖。秋季果實(shí)成熟后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趁鮮切片,曬干。

別名:赤蘇梗、香蘇梗、紅蘇梗、桂蘇梗。
藥性類別:發(fā)散風(fēng)寒藥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肺、脾經(jīng)。
功能與主治: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噯氣嘔吐,胎動(dòng)不安。
用法與用量:5~9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臨床應(yīng)用:
1.紫蘇湯(《證治準(zhǔn)繩》)治消渴后遍身浮腫,心膈不利:紫蘇莖葉、桑白皮、赤茯苓各30g,炒郁李仁、羚羊角、檳榔各23 g,桂心、炒枳殼、獨(dú)活、木香各15 g 。為粗末,每服12 g,加生姜0.15g,水煎服。方中紫蘇理氣寬中。
2.紫蘇散(《赤水玄珠》)治風(fēng)毒腳氣,腹內(nèi)痰惡,腳重虛腫:紫蘇、木通、桑白皮、茴香各30g,枳殼60g,羌活、獨(dú)活、荊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15 g,大腹子10個(gè)。為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蔥白1莖,水煎服。
3.紫蘇流氣飲(《醫(yī)宗金鑒》)治腎氣游風(fēng):紫蘇、黃柏、木瓜、檳榔、香附、陳皮、川芎、姜厚樸、白芷、制蒼術(shù)、烏藥、荊芥、防風(fēng)、甘草、獨(dú)活、枳殼各等分。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