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老人健身 年輕人哪去了 理由四:該怎么鍛煉
【調(diào)查】
早上7時,記者在福州西湖邊廣場上看到,數(shù)百名老人,有的組成方陣打太極,有的三五成群打腰鼓,有的慢跑,有的做放松動作,場面甚……
理由四:該怎么鍛煉
【調(diào)查】
早上7時,記者在福州西湖邊廣場上看到,數(shù)百名老人,有的組成方陣打太極,有的三五成群打腰鼓,有的慢跑,有的做放松動作,場面甚是壯觀!
福州市某機關(guān)單位工會許主任:這人一過40歲,身體就明顯地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他就向單位申請了一筆“運動經(jīng)費”,把單位里的男男女女湊起來,組成了羽毛球隊、籃球隊等。沒多久,任他怎么叫,大家都捂著臉不愿出門了。
不健身的五大理由
可記者在西湖邊上看來看去,就沒發(fā)現(xiàn)幾個年輕人。一大早記者還走了幾個晨練場所,五一廣場、江濱公園等,記者看到的情況和西湖畔的情況差不多,也是老年人多,年輕人少。
今年60多歲的王依姆告訴記者,她之所以看上去比較年輕,秘密就是運動。4年前她的身體不好,人很胖,有
心臟病,還有
高血壓。在鄰居的“游說”下,她加入了社區(qū)晨練的老人隊伍。沒多久她就喜歡上了太極,越練越專業(yè),人瘦下來了,藥基本不用吃了,也不再
失眠,身體比過去強多了。
他苦笑著解釋說:“要加班啊,人老是湊不齊,好像一個比一個忙。”
吳小姐取得碩士學(xué)位后,在一家合資企業(yè)擔(dān)任部門經(jīng)理,工作時間不是很長,她很想鍛煉,但是她沉思了一陣后說,“怎么健身呀,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鍛煉。”
【說法】
昨日,記者還走訪了幾家健身館,在館里記者看到他身邊的人不是大腹便便,就是很瘦,也有一些人看上去已是“初有成效”,一身的肌肉。
在校學(xué)生陳小明:“我也曾想早上起來鍛煉,但是誰跟我一塊去鍛煉,我的同學(xué)離我家都很遠,每天我總不可能和老太太、老大爺一塊去廣場上打太極拳吧,真去了我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華大健身館的張老板告訴記者,來這里健身的有兩部分人,一部分人是太胖了,這些人來這里進行有氧鍛煉;還有一部分人是太瘦了,這些人來這里進行無氧鍛煉,太瘦的人不僅要鍛煉,也要多吃,他們會給顧客介紹一些營養(yǎng)品。這兩種人都是平時缺少鍛煉的結(jié)果,如果平時有參加健身,就不會有這種情況。
健康的人哪去了
理由五:怕累
理由三:沒有伴
在一家媒介公司上班的小林:沒時間,天天工作還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參加健身,放假也是捂住被子睡大覺,沒心思、也沒空閑去健身。
近日,記者從有關(guān)部門獲悉,我省將在5年內(nèi)構(gòu)建市、縣、街道、社區(qū)四級全民健身設(shè)施網(wǎng)絡(luò),這表明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全民健身設(shè)施的投資。健身已成為城市居民的一個理念,對多數(shù)都市人來說,“是否需要健身”已經(jīng)沒有探討的意義。
在五一廣場陪妻子散步的方先生:“我?guī)缀鯖]有參加鍛煉健身,只在周末出來走走。”他說:“其實我心里挺想鍛煉的,只是年輕人鍛煉地方也少。你看廣場上全是依伯依姆們,咱們一個年輕小伙子在這里好像有點不太自然。”
問題一
理由二:缺場地
年輕人哪里去了
問題二
昨日,記者針對目前福州市民的健身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然而都市人面臨的一些健身問題卻不得不引起我們深思。
稍后她問道:“逛街算不算鍛煉呀!”
理由一:沒時間
劉先生笑著說:“打打牌,就活動了身體,你不知道,我打得高興的時候,旁邊吹著電風(fēng)扇汗水還使勁兒往地上滴,你想想,要是我真去運動,汗水不知要怎么流,大熱天的,又換衣服又出汗,完了還要洗澡,麻煩不說,更累。”